一起上游戏:专业免费游戏下载中心

首页 > 游戏攻略 >

游戏科技成数字文博新利器

作者:婷涵 来源:HH游戏下载站 时间:2024-08-05 07:03:00

他介绍,从2021年开始,“数字中轴”团队先后开发了“北京中轴线”官网、“云上中轴”小程序等一系列产品,在数字世界再现了中轴线的恢宏盛景。 圆明园还通过一系列文化科技体验项目,让观众在元宇宙中深入了解圆明园的…

本文共计3821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16分钟。

从展现北京中轴线前世今生的“数字中轴·小宇宙”,到一键穿越回明代大报恩寺的《宝塔奇缘VR》,游戏科技正成为一种可参与、可互动的传送纽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世界弘扬

本报记者芮天舒

当地时间7月27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9项世界遗产。同日,沉浸式体验产品“数字中轴·小宇宙”在微信小程序上线,为全球用户提供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古都景观沉浸式数字体验。

“考文献而爱旧邦,睹文物而知传统”,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近年来,融合虚拟现实、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游戏科技迅猛发展,为文化遗产保护带来了无数崭新的可能,让古老的历史文化遗产焕发出了全新活力。

“数字中轴”

展现北京中轴线前世今生

“数字中轴”

展现北京中轴线前世今生

“数字中轴”

展现北京中轴线前世今生

进入“数字中轴·小宇宙”,北京雨燕由北向南飞过中轴线上15处遗产要素,用户化身游戏中的角色,亲自体验搭建正阳门城楼,观摩清代皇帝在先农坛、太庙举行的祭祀仪式,尝试把社稷坛的五色土放到正确位置……

这款数字产品是全球首次将数字技术运用到世界文化遗产申报的成果,由北京市文物局、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办公室联合腾讯公司打造。近百位技术人员沿着7.8公里的中轴线,不辞辛苦地拍照、扫描各遗产构成要素,精细还原北京中轴线的核心遗产区,为搭建专业数字模型提供充足的数据基础。如今用户只需打开手机指尖一触,可即刻穿越时空,沉浸式探索北京中轴线的前世今生。

北京中轴线在中国闻名遐迩,但在国外尚未被人熟知。这条中轴线始建于13世纪,是中国古代皇家都城设计和规划的典范。其纵贯15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包括紫禁城、钟鼓楼、景山、天坛等蜚声中外的建筑。沿着北京中轴线,北京城形成了东西对称、秩序井然的城市建筑群,彰显中国传统文化从元、明、清三代一直延续至今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追求。

历时3年,研究团队积累了超过15太字节的三维数据资产,运用高清照扫、数字引擎、云游戏等技术,前后迭代了542个版本,最终立体呈现北京中轴线的山形水势,“描绘”出30万株植被、220万栋建筑物。

北京中轴线申遗文本编制团队负责人、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吕舟是“数字中轴”项目的学术总顾问。他介绍,从2021年开始,“数字中轴”团队先后开发了“北京中轴线”官网、“云上中轴”小程序等一系列产品,在数字世界再现了中轴线的恢宏盛景。

“数字科技成了一道桥梁,跨越不同文化背景,将贯连古今的建筑群落瑰宝呈现于世人眼前。”吕舟说。

“云上中轴”小程序还为“数字打更人”志愿者项目提供了平台。自2023年12月启动以来,“数字打更人”不断探索以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创新模式。普通大众可以使用小程序,通过“随手扫码、随手拍”的方式拍摄古迹风化或损坏的情况,并上传巡检报告。公众的参与让保护中轴线这类大型文化遗产更加容易。自上线以来,“云上中轴”微信小程序访问量已超过450万次,线上累计注册用户达80万人次,累计培训认证“数字打更人”志愿者近17000名,产生有效巡检照片超7万张,实现全民参与、全民保护。

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数字文化实验室负责人舒展表示:“依托我们的数字能力和游戏科技,通过与合作伙伴多元共创,我们正探索让文化遗产在数字世界永生的创新路径。‘数字中轴’项目证明数字科技不仅能够保护重要的文化遗产,还能活化利用、传承创新。”

在数字世界领略大报恩寺琉璃塔风貌

在数字世界领略大报恩寺琉璃塔风貌

在数字世界领略大报恩寺琉璃塔风貌

公元1412年,明成祖朱棣敕建大报恩寺,寺内大报恩寺琉璃宝塔被称作“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是中国与世界建筑史上的伟大奇迹。基于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原则,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在遗址原址上重新设计建设。历经三年规划、三年考古、三年建设的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被专家誉为“规格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中国古代寺庙遗址。

为了让历经百年的文化遗产重焕生机,近年来,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利用虚拟技术生成元宇宙空间,开发出大报恩寺遗址全真互联元宇宙博物馆,通过端云协同、数字孪生、AI多模驱动、XR、VR等技术手段,将高科技和文博真实场景联通,实现虚实结合,大幅提升了游客参与度及互动性。

在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观众通过人脸扫描即可快速生成个人数字形象,进入元宇宙博物馆中,在“千年对望”“琉璃拱门”“地宫圣物”“莲池海会”“南朝四百八十寺”“舍利佛光”等八大场景中展开探索。以此为基础,深化“博物馆+”模式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让历史文化遗产“活”起来、“火”起来。

《宝塔奇缘VR》通过游戏叙事与虚拟现实交互方式,打造首个大型遗址数字重生VR体验项目。游客可通过VR眼镜一键穿越回明代大报恩寺,在数字世界中一览古琉璃塔的风貌,与历史人物对话互动。

大报恩寺琉璃塔高清数字复原项目,在文史、考古、古建领域专家的指导下利用影视级3D建模渲染技术,首次1:1数字复原再现明代“天下第一塔”的艺术原貌,并上链“文都链”让遗产变资产,真正做到“让文化遗产永不消失”。

让用户在数字空间“见证”文物流转

让用户在数字空间“见证”文物流转

让用户在数字空间“见证”文物流转

随着指尖点击探索,沉寂的甬道、壁画、彩塑被一一点亮,窟藏6万卷“敦煌遗书”的景象跃然于屏幕,举世闻名的敦煌藏经洞首次完整地在数字世界高清复现。

去年,敦煌研究院与腾讯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推出了一个能够让公众“穿越”时空、参与“见证”文物命运的文博产品——“数字藏经洞”。这是首个运用游戏科技打造的新一代“超时空参与式博物馆”,一经上线,便引起广泛关注。公众可以通过“云游敦煌”小程序或“数字敦煌”官网,直接登录“数字藏经洞”。

藏经洞是敦煌莫高窟第17窟,20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大发现之一。此次是自藏经洞在1900年被发现后,首次以毫米级高精度还原的数字形象出现在公众眼前。这对于通常以学术面孔出现的敦煌学来说,有着突破性的传播意义。

藏经洞虽然享誉海内,但因出土文献数量巨大、内容晦涩、且有部分文物流失于海外等原因,其深厚的文化价值很难为更多大众感知。

基于严谨的学术知识,“数字藏经洞”综合运用高清数字照扫、游戏引擎等技术,以毫米级精度1:1复刻了莫高窟第16、17窟,并“建设”4K级3D文物展厅,让大众得以在高清写实的数字世界中,伸手“触摸”现实中难得一见的敦煌文献。

并且,借鉴游戏叙事和互动方式,“数字藏经洞”颠覆了传统文化遗产“纯展示”的单一形式,独创了“超时空”“参与式”的沉浸体验,让公众亲历藏经洞自开凿以来的几个重大历史过程。

站在大众的角度,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奇体验,不仅不同于以往“看”文物、“听”讲解、“逛”遗址的三维体验,还能以一种角色扮演的第一人称方式,直接“参与”到历史场景里,在四维空间里“见证”文物的命运流转。

更重要的是,收获这样的体验并不需要多高的门槛。由于“数字藏经洞”采用了云游戏技术,在云端渲染超过36G的高清数字资产,这让用户可以突破设备限制,只用手机就能随时随地“打开”宝藏洞窟,领略千年辉煌。

这意味着,人和藏经洞的距离从未如此之近,走进敦煌文化的“任意门”被悄然打开。通过游戏科技创造的友好方式,“数字藏经洞”在无形中拉近敦煌文化与普罗大众的距离,更推动敦煌文化的弘扬与传播,将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文化自信展现在世人眼前。

数字复原技术“重现”圆明园盛景

数字复原技术“重现”圆明园盛景

数字复原技术“重现”圆明园盛景

圆明园是清代历经150年兴建的大型皇家园林,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集大成者,被誉为“万园之园”“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从寓意九州大地河清海晏的“九洲清晏”、举办重大国事活动的“正大光明”,到皇帝临朝理政的“勤政亲贤”、祭祀先祖的“鸿慈永祜”,圆明园的设计布局体现了科学严谨的构思与精深博大的文化。1860年,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后来者无缘一睹这座万园之园鼎盛时期的模样。

2009年,圆明园启动数字化复原工程,来自50多家单位的80多名研究人员参与,他们根据历史文献、图档、烫样、影像资料等信息,运用数字技术对圆明园进行虚拟复原。1万余件历史档案、4000幅复原设计图纸、2000座数字建筑模型、67个景区的195个时空单元……让这座160年前毁于英法联军大火的万园之园,在严谨科学研究与创新数字媒体技术的双重加持下“重生”。目前,“数字圆明园”成果已应用于圆明园移动导览系统、重返·万园之园沉浸展、西洋楼数字展示阐释体系研究等实践。

圆明园还通过一系列文化科技体验项目,让观众在元宇宙中深入了解圆明园的前世今生。圆明园·720穿越飞船,运用720度胶囊型屏幕技术、虚拟现实影像技术、飞行动感特效技术等,让人穿行于一处处复原后的盛世圆明园景观中,观赏园林美景,亲历历史故事。

位于圆明园拾光买卖街内的“千机圆明”全景沉浸式飞行体验空间,利用5G+8K、CAVE沉浸式系统、裸眼3D等新技术和设备,打造了一个神奇的机关阁,揭示了西洋楼大水法千机万巧的奥秘,以高沉浸的互动体验和穿越故事脉络带给游客一场视觉盛宴。

游戏科技打开文化遗产数字化新模式

游戏科技打开文化遗产数字化新模式

游戏科技打开文化遗产数字化新模式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推动与演变,文化遗产数字化的方式也在持续发展,从早期以2D静态展示为主的数据采集,演变为借助三维扫描、虚拟现实技术等实现3D空间展示。

如今,“数字中轴”“宝塔奇缘VR”“数字藏经洞”等借助游戏科技与游戏叙事理念的应用,开创了超写实、穿越式、零门槛的互动体验,将数字文博产品的发展带入新的阶段,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与大众紧密相连。在这个过程中,游戏科技打开了文化遗产数字化新模式,成为数字文博进阶“新利器”。

实际上,国际上也不乏利用游戏科技展现文明之光的相关案例,一如法国育碧公司在《刺客信条》系列的游戏世界中复现巴黎圣母院、古希腊帕特农神庙、古埃及金字塔等历史建筑,让成千上万的用户得以在游戏中感受文化的魅力。

不少专家认为,应该认识到游戏科技在传统文化向大众普及的过程中能够扮演重要角色,要充分发掘游戏科技的“生产力”和“传播力”,重视游戏科技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独特价值,将游戏科技作为一种可参与、可互动的传送纽带,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世界弘扬。